首页轮播

纽约时报|龙应台:北京未开一枪,已给台湾社会带来裂痕(附颜纯钩商榷文)

台湾台东——我在台北的一个朋友最近在Facebook上写了一篇充满激情的帖子,敦促台湾的年轻人做好与中国开战的 […]

查看详情 >>

张杰:至暗时刻,我对中国未来仍然乐观

昨晚,我遇到了来自中国大陆的一个学者,他9月份才从中国润出来。于是我想采访他,因为海外的朋友们都很关心墙内的中 […]

查看详情 >>

纽约时报|托马斯·弗里德曼:中美关系究竟哪里出了问题?

  台湾台北——我刚刚结束了自新冠疫情以来的首次中国之行。重回北京让我想起了自己作为媒体人的首要原则:耳听为虚 […]

查看详情 >>

读者来信| 踮起脚尖的女孩

编按:这是一位00后读者给《中国民主季刊》的投稿和来信。她的笔名很长很酷,叫“抹茶可可碎片星冰乐”。她提出了一 […]

查看详情 >>

纽约时报|纪思道:如何避免一场中美战争

在1914年夏天,几乎没有人想要战争,也没有人认为会发生一场大战。那年春天,我的祖父母在奥匈帝国的利沃夫举行了 […]

查看详情 >>

何杨|退无可退:中国新黑五类(纪录片)

  《人民日报》海外版2012年7月31日发表了一篇文章,称美国 以网络自由为号召,以维权律师、地下 […]

查看详情 >>

谁是许志永,谁是丁家喜?(不明白播客)

EP-043 谁是许志永,谁是丁家喜? 4月10日,在被羁押三年多后,山东一家法院以“颠覆国家政权罪”分别判处 […]

查看详情 >>

下载:《中国民主季刊》第二季完整版

查看详情 >>

《中国民主季刊》第二期发布

第二期目录 特稿 2•“白纸革命” 与新流民阶级的崛起 吴强 访谈 15• “中国模式”: 历史与跨国比较的检 […]

查看详情 >>

钱满素:美国特色的保守主义

新保守主义的加盟给共和党带来了急需的思想活力、人文关怀,以及感召民众的技巧。昔日呆板的传统保守主义蜕变为以里根 […]

查看详情 >>

清教主义与美国强大的真正密码

是什么奠定了美国社会和美国精神的基调?北美大陆早期以清教徒为主体的移民是如何影响和主导美国主流文化和价值观的形 […]

查看详情 >>

米米亚娜:中国女权运动的兴起与挫折

2021年11月6日,紐約思想者俱樂部、紀念胡耀邦趙紫陽基金會、當代中國評論編輯部共同主辦新一期線上圓桌討論會 […]

查看详情 >>

张锦满:余英时为什么没有成为民族主义者

  余英时生前常受相关高层人等游说回到中国参观、演讲、服务,但他皆婉拒(图片摘自唐奖网站) 安倍晋三 […]

查看详情 >>

滕彪:谁是许志永?

许志永博士推动中国民主法治的热情、坚韧,是非常罕见的。中国也有不少理想主义者,我自己也算一个;但他的纯粹和理想 […]

查看详情 >>

纽约时报:马克龙中国行引发批评,回国后遭冷遇

巴黎——法国总统马克龙在中国受到了隆重接待和国事访问该有的所有礼遇,为期三天的访问简直可以说是一场“定情盛宴” […]

查看详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