赵越胜:约翰·密尔的自由理念之一、二
发布时间:2025-04-25    作者:zhangjie
欧洲思想文化长廊 约翰·密尔的自由理念之一:重提自由主义的必要性
约翰·密尔是19世纪最重要的民主理念的阐释者、宣传者。实践者,谈及西方自由主义理念,他是被最多引述的思想家之一。同时,他还是一位经济学家和信奉改良主义的社会学家,在逻辑学上也做出了重要贡献。中国人最早接受西方民主思想,就是从密尔的著作开始。

问:密尔的自由理念可以说是中国知识人接受西方民主宪政原则的关键起点。

答:是的,严复先生在20世纪初就翻译了密尔的两部著作,《群己权界论》和《穆勒名学》,也就是密尔的《论自由》和《逻辑学体系》。当时严复先生把密尔翻做穆勒,这两部书刊行与1903年和1905年,对中国知识界影响极大。当时严复先生把《论自由》译为《群己权界论》,这是他细读此书之后决定的。因为密尔的这部书就是仔细讨论了个人和社会、国家各自行为的界限,它阐明国家对个人的干涉限度和个人在社会中的自由该如何限定和受到保护。严复先生译Liberty这个词时用了一个古奥的字“繇”,这个字有两个读音,一读yao,是徭役的徭字的异体字,一读you,就是自由的由字的通假字。严复先生说:“‘繇’‘由’两字,古相通假,今此译遇‘自繇’字皆做‘自繇’不做‘自由’。”

问:但不论他用哪个字,他译出的书都为西方自由主义传入中国开了先河。

答:是的,在介绍密尔的自由理念之前,我要先强调一下什么是自由主义和它为什么如此重要,特别是在当今世界上民粹主义、法西斯主义甚嚣尘上之际。自由主义的内涵是在近代被许多重要思想家不断丰富的,但它的源头可上溯至古代希腊罗马。以其名言“绝对权力导致绝对腐败” 著名于世的阿克顿勋爵在其另一部名著《自由史论》中说 :“自由不是为了达到更高政治目的的工具,它本身就是最高的政治目的。”我们看到自启蒙时代以来,这个最高的政治目的已扩展到人类生活的各个方面,经济自由主义、社会自由主义、性别自由主义等等,但没有政治自由其他自由只是空想。正如美国思想家沃特金斯所言:“现代自由主义绝非归属于某一个社会集团,其追随者亦不限于拥护任何一种经济体制。它乃是西方政治一切具代表性的传统之现代表现。若是自由主义无法生存下去,毋宁说西方政治传统也便宣告终结。”照此看来,自由主义的光谱是相当广泛的。沃特金斯指出:“所谓自由主义者,囊括了所有信奉立宪民主体制的理想与制度的人。这些团体在社会与经济的目标上固然差异极大,然而却能够一致接受某些政治原则。现代自由主义相信法律之下的自由是人类所应享受的生存环境,这一种自由依赖政府官员对独立舆论机构的尊重来维系。”。所以在五光十色的自由主义光谱中,其原色就是个人在法律之下的自由。英国剑桥学派的斯金纳教授总结说:“作为公民联合体的一个成员的自由,就是指在运用你的能力去追求你所希望的目的时完全不受妨碍,国家的职责之一就是阻止任何人去侵害他的同胞所具有的行动权利,它通过把法律的强制力量平等的放置在每一个公民之上而实现这一目的。”

问:密尔的《论自由》就是从这样的角度阐述他的自由理念的。

答:是的,从上面我们所引述的哲人所论,我们可以知道为什么沃特金斯认为现代自由主义是西方文明的世俗形式,而阿克顿泽认定自由本身就是最高的政治目的。因为人们想生活于其中的文明社会必须是个人拥有追求自己幸福的绝对权利,而这个绝对权利的限制不是官府的意志而是法律的规定。这个追求已在美国的《独立宣言》,法国的《人权宣言》,《联合国世界人权宣言》中表达的非常清楚了。可以说这些文件都是自由主义学说的具体体现。同时,为了达到政治自由这个保证个人自由的最高目标,我们几乎只有一种社会政治组织形式,一种政治安排可资使用,那就是民主宪政体制。只有这种体制下的政府才依靠民众同意取得权力而不是依靠暴力压制取得权力。正如沃特金斯所言:“正是靠了议会制度的发展以及各社会阶级逐渐意识到其政治义务,西方世界逐步创立了有组织的公民社会,这正与中世纪时有组织的教会社会一样,获得了足够的道德权威,因之得以控制许多国家的运作。此一结果来源于各种运动,而它们的历史也便是现代自由主义的历史。世俗形式的议会民主制替代了日渐式微的教会政治权威,正是靠了这种发展,法律之下的自由概念重新恢复了其传统地位,变成了西方文明的指导原则”。所以密尔的自由学说和民主政体紧密相关。他专门写了《代议制政府》一书,详细阐述了代议制政府的运作规则及其理论基础。

问:看来密尔的自由学说讨论的重点主要集中在政治领域。

答:是的,他在《论自由》一书开宗明义就告诉人们:“这篇论文的主题不是所谓意志自由,这里所要讨论的乃是公民自由或称社会自由,也就是探讨社会所能合法适用

于个人的权利的性质和限度。”这当然是政治领域的自由。而密尔写作《论自由》这部书的缘由恰恰是他担心英国宪政体制的缺陷会引发对个人自由的侵蚀,他担心政府权力会不知不觉扩张,以至渐渐压制了个人自由选择的空间。也就是说,在英国民主制度日趋成熟和稳定之时,他已经开始担心自由在悄悄流失,因为他认为:“社会平等和代表公众舆论的政府将不可避免会出现,这会把整齐划一的言论和行动的枷锁套在人类头上”。此外,我们应该知道沃特金斯的著作《西方政治传统》成书于纳粹势力在欧洲大陆气焰万丈之时。沃特金斯正是要通过对现代西方自由主义的研究来重申西方文明的基本价值:自由。在某种意义上,我们今天也面临着相似的局面。世界各地出现的极右翼政治势力正在互相配合,试图让法西斯主义死灰复燃。他们号称自己遵循的是保守主义意识形态,其实骨子里是大国沙文主义,种族主义,民粹主义。法西斯主义的混合。更为危险的是,这股极右势力有意配合已经垂死的共产势力,向西方民主制度发起攻击。俄国的普京、德国的选项党。法国的国民阵线。罗马尼亚的乔治斯库,他们要么自己就是专制暴君,要么就是暴君的好友或走狗,所以我们要再次强调沃特金斯当年所说的话,“若是自由主义无法生存下去,毋宁说西方政治传统便要宣告终结。以此观之,则当代危机的意义实在无法等闲视之。”这个警告因美国川普上台后采取的一系列破坏美国宪政体制的行为而愈显意义重大。密尔和沃特金斯都在表达同一个担忧,人的自由并不是一朝到手便可高枕无忧的天然权利,哪怕是在民主宪政制度下,自由仍可能被那些政治恶棍所剥夺。早在1832年,托克维尔就在《美国的民主》一书中极为睿智地指出,宪政制度是为了保障人的自由而设立,但人若不珍视自由本身,则制度便会被破坏,摧毁,形同虚设。危机就在眼前,人类命运的钟摆将摆向何方,全靠真心热爱自由的人的行动来决定。

2025年4月18日

欧洲思想文化长廊:约翰·密尔的自由理念之二
密尔学识渊博,在哲学、政治学、经济学、逻辑学、法学领域都有重要著述,并产生了广泛影响。如果我们把进入学校,由人授课当作受教育的定义的话,约翰·密尔在严格的意义上说,一天学都没有上过。夸张点儿说,他从未受过正规教育,他的学术思想成就完全来自于他独特的学习经历。

问:约翰·密有独特的学习经历.我们还很少见到一个完全没有受过正规教育的大思想家。

答:是的,我们讲过的那些大思想家,大诗人,如洛克、霍布斯、休謨、弥尔顿、拜伦都曾在牛津或剑桥接受教育,打下了坚实的知识根基。但密尔却完全是在家里完成了自己的知识积累。因为他的父亲詹姆斯·密尔是英国著名的学者,在历史学、经济学、哲学上都有卓越的贡献。密尔自己说:“我拥有别人难以比拟的优势,有一位能教导我并且也愿意花费必要的心思和时间来教导我的父亲。如果我懂得比别人多,那并不算什么,我要懂得比别人少,那才是奇耻大辱。”密尔通过自己的学习过程得出了一个结论,那就是实施早期教育的重要性和有效性。他认为:“早期教育是能教给小孩子东西的,而且效果远比人们想象的要好的多。而用惯常的教诲方式教育孩子,几乎浪费了孩子的童年时代。”小密尔的父亲詹姆斯·密尔是《英属印度史》的作者,同时,他又是一位报刊专栏作家,在很长一段时间里,他仅靠稿费收入维持一家人的生计,这在当时的英国是很不寻常的。但他仍投入很大精力来教育小密尔,指导他学习。密尔说:“他在我身上倾注了超常的精力,关爱和耐心。按他的构想,努力给孩子最高层次的智力教育”。

问:看来小密尔是家学深厚。

答:是的,不过这个家学并不是指老密尔向小密尔灌输他自己的一套观念,事实上,小密尔在成年之后对老密尔的许多思想是不赞成的,老密尔指导小密尔的诀窍其实非常简单,就是让他去研读经典,当然是从希腊古典开始。在小密尔三岁时,他就开始学习希腊文,从背诵老密尔给他做的希腊单词卡片开始。在掌握了足够多的词汇之后立即开始阅读。这个阅读的独特之处在于要求他边读边翻译,在阅读的过程中把希腊原文翻译成英文。这个方法非常有效。小密尔读的第一部希腊古典著作就是《伊索寓言》。出生于1806年的约翰·密尔在1813年,也就是年仅7岁,就已经读了六大卷的柏拉图原著,其中包括《由叙佛伦》、《泰阿泰德》等相当艰深的哲学著作,这实在令人难以想象。老密尔让儿子和他在同一张桌子上学习,父亲写作,儿子背希腊原著,这个情景很让人感叹。我们看看小密尔自己列出的阅读清单:希罗多德的全部作品,色诺芬的《远征记》、《居鲁士的教育》、《回忆苏格拉底》、琉善的大部分作品,柏拉图6卷著作集,休謨和吉本的历史著作,沃森的《菲力二世》,胡克的《罗马史》,这个书单要一一举出会长的惊人。小密尔从8岁开始学习拉丁文,又是从荷马史诗《伊里亚特》开始阅读,对罗马诗人维吉尔和奥维德、贺拉斯的诗作,西塞罗的《演讲集》修昔底德的历史作品烂熟于心。

问:这些都是在他十几岁时阅读的吗?

答:是的,我列出的这些书目还只是他阅读量的一小部分,这已经让人惊叹,但是不要忘记,阅读只是学习的一部分,如果只读不思,那就会成为书呆子,只有知识而没有思想。老密尔同时让他学习数学和一些试验科学,在阅读古代经典的同时也关注现代科学的发展。在12岁的时候,他开始进行系统的思维训练,这个训练从逻辑思维开始。父亲让他去钻研经院哲学中的逻辑论述,也研读亚里士多德的《工具论》培养他理解思维的工具,范畴、分析、解释、论辨的定义与方法。这些思维训练对密尔一生的理论探索帮助极大。他甚至认为在现代教育中如果经院派逻辑应用得当,就可以培养出逻辑缜密的思想家,这一点是任何训练手段都无可比拟的。老密尔还使用一种方法,那就是朗读学习法。他让小密尔朗读一些重要的希腊先哲的演讲,注意语言转折,文词韵律,声调起伏,在朗读停顿时加以点评。这个方法早已被人忘却,其实这是一个学习人文科学的极好的方法,我们古人就讲究朗朗上口,孩子开蒙时一定要求诵读。所以才有书声朗朗这种形容学校学习气氛的表达。小密尔自己认为他的知识基础在14到16岁期间已经奠定,而且他认为这并不因为他天资过人,相反“他的天份低于标准而非高于标准”。他说:“我能做到的事要是换一个能力一般,体格健康的男孩和女孩也一样能做到,如果说我取得了一些成绩的话,在诸多推动因素中,父亲的早期训练功不可没。与同龄人相比,我的优势在于我比他们提早起步了25年。”

问:看来密尔很谦虚啊。

答:这也是老密尔非常警惕的事,他认为许多人自毁前程的原因就是自满。小密尔从来没有感觉自己优越,相反,他总觉得自己学业落后,赶不上父亲的期望。在小密尔的学习过程中有一点特别突出,就是当你掌握了许多知识后会分不清哪些概念是你真正理解了的,而会随口用一些词汇来解释说明一些想法,而这些词汇的真正含义是什么你却并不清楚理解。比如有一次,他用了观点这个词,老密尔就让他解释这个词是什么意思,结果他发现自己并不能清楚地解释这个词。所以,密尔的著作特别清晰明确,那是因为他从小就学会了不用自己说不清含义的词汇来表达思想。但是很显然这种教育方法也会有些副作用,那就是密尔缺少与同龄孩子的交往,也缺乏普通人处理事物的能力,他承认:“很长时间以来,我都不擅长做任何需要灵活动作的事情,我的大脑以及双手一碰到具体的事情,或者说该用到它们时就没了效率。父亲给我的教育本质上更适合于训练我的思考能力而非动手能力。

问:小密尔对他父亲的教育方式还是有所反思的。

答:是的,但对于密尔这种一生事业都在精神领域的人来说,缺乏动手能力倒不会引发什么恶劣的后果,他碰到的危机其实也是精神上的危机。1826年秋天,他一度陷入沮丧忧郁,用他自己的说法:“我整个人都变得木木的,感受不到快乐和兴奋。他问自己:“假如一生中所有的目标都实现了,你就会觉得满足了吗?你就会快乐吗?”他反复思考,终于认识到他从小所受的训练集中于理论推理,分析观念之间的联系,这种思维模式走到极端就会脱离人与现实世界的联系,其实这就是人脱离了和生命的联系。正如歌德所说,理论总是灰色的,而生命之树常青。他意识到:“分析习惯对于审慎的思考和敏锐的洞察力来说是助长剂,但对于激情和美德来说却是根基处的一只害虫。”在密尔那里,问题不在于不知道,而在于不感觉。他自己深刻反省到这一点,他说:“怜悯苍生而后欢喜油然而生,以他人乃至全人类之大幸福谋取为己任,为幸福最伟大最可靠之源泉。但是知道某种感觉会让我幸福并不代表这种感觉真能给我带来幸福感”。他克服这种抑郁的方法是让自己投入到诗歌,音乐以激发人的感性激情,他重新感受到湖畔诗人的诗作和大自然之间美妙的契合,他的心灵从理性的禁锢中苏醒了。从华兹华斯的诗中,他找到了内心的喜悦和充满想象的快乐。

2025年4月25日

文章来源:法广:欧洲思想文化长廊专栏

本所新闻

更多 >>

今日评论

更多 >>

今日评论

更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