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国总统乔·拜登星期四(3月7日)晚向参众两院联席会议发表就任总统以来的第三次国情咨文。他在提到中国时表示,美国坚决反对中国的不公平经济行为,并且会为台湾海峡的和平稳定挺身而出。不过他强调,美国希望与中国竞争而非冲突,并且美国正处在更强有力的地位赢得竞争。
拜登星期四的国情咨文演讲1小时8分。他主要聚焦美国民主、经济、俄乌战争、堕胎、移民边境问题、以哈冲突等问题。他在外交关系部分提到中国,但着墨不多。
“美国正在崛起”
他说,很多年来,包括共和党人在内的很多人一直在说中国正在崛起、美国正在落后,但“他们把事情搞反了,美国正在崛起,我们拥有世界上最好的经济。”
他说,美国的经济正在让世界羡慕,过去三年来增加了1500万个就业,新增80多万个制造业岗位,通胀在下降,出口在增加,消费者信心在上升。
拜登总统表示,得益于芯片和清洁能源方面的立法和政策,美国在这两个方面都在吸引投资。
威尔逊中心战略竞争研究所所长马克·肯尼迪(Mark Kennedy)认为,拜登似乎在通过国情咨文回应中国外长王毅最近有关美国的言论。王毅在中国全国人大期间抨击美国,并质疑美国的自信。
肯尼迪通过电子邮件对美国之音说:“也许是为了回应中国外交部长王毅最近关于美国缺乏自信的言论,拜登总统坚称正在崛起的是美国。在中华人民共和国寻求脱离美国技术之际,拜登总统强调,得益于《芯片和科学法案》,美国在研发方面的投资比以往任何时候都多。在中华人民共和国外国直接投资不断下滑之际,拜登总统强调,美国‘在清洁能源和先进制造业领域吸引了6500亿美元的私营部门投资’。”
美中贸易
拜登在国情咨文中还表示,美国与中国之间的贸易逆差降至十年多来的最低。
美国商务部2月公布的数据显示,美中贸易逆差在2023年达到7734亿美元,比2022年下降了近20%,其中美国与中国的货物贸易逆差减少到4272亿美元,是自2010年以来的最低水平。
拜登就任总统以后采取了延续了其前任特朗普政府时期的关税,并且采取与中国进行竞争、投资国内并强化同盟关系的策略来应对中国的挑战。
拜登在国情咨文中再次强调:“我们坚决反对中国的不公平经济行为。”
“维护台海和平,与中国竞争而非冲突”
他还表示,美国会“为台湾海峡的和平与稳定挺身而出”。
他发表国情咨文演讲之际正值《美台关系法》签署45周年。这部法律要求美国“提供防御性武器给台湾人民”并“维持美国的能力,以抵抗任何诉诸武力、或使用其他方式高压手段,而危及台湾人民安全及社会经济制度的行动。”
拜登总统在国情咨文中还表示,在他就任总统以来重振了美国在太平洋地区的伙伴关系和联盟,并确保美国最先进的技术不能用于制造中国武器。
就在国情咨文一周前,拜登政府采取了多项行动,包括拜登总统签署一项行政命令,以更好地保护美国人的敏感个人数据不流向中国等外国对手;对中国制造的“互联汽车”(connected vehicle)展开国家安全风险调查。
今年1月,五角大楼将存储芯片制造商长江存储(YMTC)、人工智能公司旷视科技(Megvii)等10多家中企列入军工企业名单,以防止美国的技术被中国军方使用。
不过拜登在国情咨文中重申:“我们希望与中国竞争,不是发生冲突。“
“我们在21世纪与中国的对抗中,比任何人、任何时候都处于更有利的地位。”他还说。
拜登称,他的前任、共和党总统特朗普只是口头上对华强硬,但未有行动。
威尔逊中心的肯尼迪认为,拜登总统强调美国最先进技术不能用在中国武器上,以及提及前任特朗普,证明美国民主共和两党都致力于赢得拜登所称的“21世纪的竞争”。
不过曾在2004年至2005年担任美国国家安全委员会中国事务主任的韦德宁(Dennis Wilder)认为,拜登此次国情咨文对中国的评论,相比2023年的,在措辞上相当温和。
他通过电子邮件对美国之音说:“他恰当地重申,他不想与中国发生冲突,而是寻求竞争。拜登的这些话对习近平来说并不意外。当中没有针对他个人的批评。中国应该是松了口气。”
拜登去年发表国情咨文演说时正值中国侦察气球飞越美国领土上空被美方击落。他当时在国情咨文中说:“在能够推进美国利益并造福世界的领域,我致力于与中国共事。如果中国威胁我们的主权,我们将采取行动,保护我们的国家。我们做到了。”
他当时还点名习近平,称“告诉我有没有任何一位世界领导人,想和习近平换位置?”
拜登去年11月与中国领导人习近平在旧金山会晤后表示,双方的会晤是进行过的“最具建设性和富有成果的讨论”,但在记者会上回答相关问题时仍称习近平是“独裁者”。
卡内基国际和平基金会的资深研究分析员沈宁天(Nathaniel Sher)认为,拜登在国情咨文中对中国着墨不多,并且在相对后面的部分才出现,与选举年有关。他说,这显示出“在选举年,拜登将更多的焦点集中在美国民主、俄乌战争和经济这些议题上。”
但是他表示,也是因为选举年,“拜登没有使用在2023年国情咨文时说的有关他愿意‘在能够(推进美国利益的)领域与中国共事’的措辞。”
莫雨
美国之音记者章乐古对本报道亦有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