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宪法设计有奖征文”颁奖词
优秀奖
一个有家国天下情怀的人,一个其追求超越个人生活安逸的人,面对专制与民主、黑暗与光明的区别,无论生活在何处,都可能会为自己国家民主的未来奋笔疾书。有三位生活在不同地方的作者,他们的文章获得了此次征文的优秀奖。它们分别是:易南平的《中国需要一部什么样的宪法?》、京客龙的《民主中华宪政框架草案》和Bahati Almasi(笔名)《采炼台湾石,补救中国天》。这三位作者至少有一位目前生活在中国大陆。他们文章的观点、视角、风采,这里不能一一道来。中国民主转型研究所、中国民主教育基金会、人道中国荣幸地给他们颁奖。他们今天都不能公开露面领奖,这一事实本身说明了此次征文主题的重要性。我们理解他们,向他们脱帽致敬,将荣誉归于他们,希望将来有一天能在自由的中国一同把酒话今天。
三等奖
一个黑暗的国家要有希望,必得有在黑暗中追求光明的人。然而,追求光明是要付出代价的,包括被送进监狱、在高墙的堵截中渴望看到外面的绿野;也包括匿名写作,世人不知道作者是谁,将荣誉归与他或她,哪怕是自己的邻居。在此次征文参与者中,有一位作者曾因为政治原因而身陷囹圄。他现在虽然已结束了牢狱生涯,但考虑到国内恶劣的政治环境,选择了匿名投稿。他的文字简洁、条理清晰。在评选结果出来后,征文组委会联系了他,知道了他的经历与现状的一小部分,建议选择一个笔名以便公布评选结果。中国民主教育基金会、中国民主转型研究所、人道中国荣幸地将此次征文的三等奖,授予《民主中国的政治制度》作者孟洛杰先生。我们祝愿孟洛杰先生多珍重,并有机会接触更广泛的学术、思想资源,以促进自己关于中国未来的探索与研究。
二等奖
要获得自由,必须有不懈探索的激情。这种激情促使人们努力发现世界,为自己和国家争取更好的未来。在此次征文活动中,有一位作者的文章是最长的,其最初提交的稿件在10万字以上。他的人生旅程也不同寻常,在中国并没有完成大学学业。由于政治原因,他逃离了自己的国家,被联合国难民署安置在欧洲的塞尔维亚。然而,他却是一位多产的学者,经常有政论和学术文章问世。由于实行匿名评选,没有评委知道有一位在难民营写作的年轻人参赛。现在他的名字可以揭晓了。人道中国、中国民主教育基金会、中国民主转型研究所荣幸地将此次征文的二等奖,授予《未来民主中国的制度设计》作者王庆民先生。我们期待王庆民先生继续保持这种不懈探索、表达的激情,并希望他在未来更注重为自己的观点、言说提供扎实的学术与经验支持,从而取得更大的成就。
一等奖
中国必须民主化,这一点没有争论的余地。然而,民主有不同的形式、类型。中国未来应该采用什么形式的民主,才更有助于民主的巩固与持久,这一点却有待探讨。幸运的是,我们并不需要从零出发。人类现代自由的历史,已经提供了颇为丰富的经验教训。在过去几十年中,伴随着许多国家的民主化,国际学术界也有大量极富启发性的研究。丁毅先生在其参选文章中,表现出对这方面研究文献的惊人熟悉,并用来支持其关于未来中国应选择什么政府架构、国家结构、选举制度的观点。中国民主转型研究所、人道中国、中国民主教育基金会赞赏这种注重通过广泛学习研究来思考中国未来的精神,荣幸地将此次征文的一等奖,授予《宪政的巩固——中国未来宪政制度关键细节设计方案》作者丁毅先生。我们理解由于议题范围的设置与征文问题带来的限制,丁毅先生在文章中并不能充分展开论述其所持观点;期待着丁毅先生在未来能更清楚地解释其观点的来源,以及为自己关于中国未来的思考提供更清晰、充分的论证。
“宪法设计有奖征文”组委会
2023年1月19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