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规模最大、实力最强的企业大部分都由国家所有,包括所有主要银行,高管通常是共产党员,而共产党控制着企业高层的任命。公司内部的党委进一步确保许多重要的商业决策与政府政策保持一致。即使是健康的、有影响力的民营企业,也可能被勒令进行痛苦的重组,或削减某些业务,政府从2020年开始对电子商务领导者阿里巴巴和其他中国科技巨头的打击行动就表明了这一点。
归根结底,所有这些都是为了维护社会稳定,这是党的绝对优先事项;对于可能引发街头示威的财务困境或重大企业倒闭,政府持零容忍态度。政府对商业部门的控制只会越来越强。
对监管机构来说,就连中国高债务水平的构成也有相对乐观的部分。2022年9月,中国债务与国内生产总值的总比率接近300%(约52万亿美元),而美国为257%。但中国只有不到5%的债务是外部债务,总计2.5万亿美元,是美国债务水平的十分之一。几乎每一笔人民币借款都是由中国债权人借给中国借款人,这让监管机构对债务问题有了一定程度的控制,这是西方同行只能梦想的场景。
在向现代工业经济转型的几十年里,中国也曾遭遇过金融危机,但监管机构利用其相当大的权力,多次阻止了灾难的发生。1999年,中国国有商业银行的不良贷款比例达到了惊人的30%(相比之下,美国的不良贷款比例几十年来一直保持在个位数),当局成立了资产管理公司来接管这些不良贷款。在2008年金融危机期间,中国实施了大规模刺激计划以保护其经济。
尽管如此,有关中国金融灾难的警告仍不时就会出现。2014年,当一家中国太阳能电池板制造商债券违约时,一些人说这可能是中国的“贝尔斯登时刻”,指的是2008年倒闭的另一家美国投资银行。但现在还有人记得那家中国公司的名字吗?(上海超日太阳能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如果有人想知道)。
但中国的恒大式修复方案虽然化解了短期危机,却没有引入改革来建立一个健康的、允许低效的企业倒闭的市场经济,而是奖励不负责任的行为,使过度借贷和浪费资金的现象长期存在,导致反复出现金融困境。